買保險不是買水果,回家吃了發現不甜,下次再換別家試試看就好了;
        買保險更不若平常添購日常用品,消耗完了再去添購新的繼續用就好了;
         買保險也跟買衣服不同,衣服不合身便將它永遠放在衣櫃裡甚至送給適合的人穿就好了。

                     時間可以淡忘很多事,只是很多遺憾的事,卻怎麼也無法用時間來彌補....


 

●保單內容知多少
  保戶在投保時,常因業務員的強力建議而購買保單,但日後保戶往往並不十分清楚自己到底擁有什麼樣的保障,導致保戶保障不足或根本沒有投保而無法獲得足夠的理賠甚至無法理賠,進而影響到保險公司及業務員的形象及專業,更甚者將引起一連串申訴案件。所以還不甚瞭解自己保單利益的保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所投保過的保單拿出來再一次仔細的檢視一下,並請你的保險服務人員幫你製作一份保單健診表,讓你知道自己到底擁有多少的保障?以及保障的內容究竟有哪些?是否有重覆投保的部份需刪除?或是有不足的部份應該追加...等問題,也再請你的保險服務人員與你溝通並提供他專業的看法。

●人人都能懂的基本保險規劃
  一般來說,人壽保險商品能滿足客戶生、老、病、死、殘等基本的風險管理,同時,針對有投資需求的人來說也有「投資型商品」做為選擇。至於財產保險部份,能滿足客戶所擁有之動產與不動產的風險規避。以人壽保險商品而言,應擁有的保障內容包含「終身壽險」或「定期壽險」,再加上「醫療險」、「防癌險」及「意外險」,這是基本的保障,若客戶還有經濟能力,「長期看護保險」也是可考慮的商品,同時也想為自己做好退休規劃時,不妨可以考慮「養老保險」或「萬能壽險」,當然如果客戶既想擁有保障又想擁有投資的話,「分紅保單」及「變額萬能壽險」都是不錯的選擇。

●多比較就會有更多選擇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自九十六年九月一日起應主管機關要求,健康險不再是無上限的理賠,取而代之的是有理賠限額的商品。以「醫療險」而言又分為「帳戶型」及「限額型」兩類,各有優點。就「防癌險」而言均改為「帳戶型」保險。以「健康險」來說,唯一沒設理賠上限的只剩「長期看護保險」而已。
  目前最夯的商品非「投資型商品」莫屬,自民國九十六年九月一日及民國九十六年十月一日起應主管機關要求同樣有二項重要變格:第一項就是第一年度之附加費用率不得超過60%(目前以「前收型商品」而言大多訂定60%),五年合計不得超過150%,第二項變革為保額與保單帳戶價值必須符合一定比例(0~40歲:130%,41~70歲:115%,71歲以上:101%),此對投資型商品而言,是個能夠保障客戶權益的佳音。除此之外投資鏈結標的也是重要的考量,保險公司所出之投資型商品中,絕大部份是鏈結到基金平台,就目前單一商品而言,鏈結最多的基金檔數高達309檔,同時也有一家保險公司(也是唯一一家)之投資型商品鏈結到「結構債」,主攻「保本保息」的概念,對於投資屬性較保守的客戶便可考慮這類商品。 

●聰明的消費者避免紛爭與誤會的首要條件便是盡力去瞭解所有相關的保單權益。
  由於近二年來保險申訴案件激增,尤其以「增額終身壽險」與「投資型商品」為主,申訴理由不外乎以下二點:以「增額終身壽險」而言,業務員對保險商品過度包裝的話術,讓客戶對當初所購買的保險商品與本身預期的結果有落差;以「投資型商品」而言,沒有詳細告知客戶相關的附加費用,導致客戶看到對帳單的保單帳戶價值與當初所投入的金額有相當大的差距。所以保戶在投保時必須仔細詢問保險服務人員保單的內容以及必須要扣除的相關費用,以免日後發生不必要的誤會與紛爭。

 


台北總公司:(104)台北市建國北路三段42號11樓
聯絡電話(02)2515-5391代表號 / 傳真電話(02)2515-5390
電子信箱lanan@arche.com.tw

版權所有 聯安保險企業 Copyright(C)2008 Lian An . All rights reserved